2007-04-13

蘋果裡的蘋果批 - Uncut version

停 止 賤 視 單 車 作 為 交 通 工 具


一名男童,昨天在西貢踏單車時,懷疑被一輛中型貨車撞倒,幸好經搶救後情況穩定,沒有生命危險。
男童在馬路上逆線行駛,固然有其不是之處。可是,從電視新聞片段所見,該區居民不是在馬路上,便是在行人路上騎單車。居民及該區議員均表示,當地的單車徑斷斷續續之餘,也沒有連接到人口最密集的公屋,為了到達目的地,騎單車人士只好間斷地在單車徑、行人路及馬路上行走。
意外發生後,已有警員加緊巡邏,更有部份在行人路騎單車的人士遭警告。在馬路上騎單車,被指為危險;在行人路騎單車,則會遭票控;而該區的單車徑設計,很明顯是不方便騎單車人士的,變相鼓勵居民不要騎單車。
去年「世界健康城市聯盟大會」頒發兩個大獎予西貢區,令該區成為一個國際認可的健康城市。騎單車本來就是最健康的交通工具,既符合環保原則,市民又可順道運動,強身健體。在西貢區內的將軍澳或調景嶺區,開闢更多方便居民的單車徑,實在相當符合政府多年來呼籲市民「環保」及「多做運動」的立場。
但是最不想市民在交通上「環保」及「做運動」的,就是政府本身。西貢區議會多年來要求政府改善區內單車徑,多個政府部門拖拖拉拉,沒有實質行動,卻花費三億在將軍澳興建東亞運動會會場。
在交通政策上,政府多年來「政策傾斜」向鐵路,抽取高昂的燃油稅,意圖減少馬路上的車輛數量,並提倡「鐵路優先政策」,希望改變市民的交通習慣,轉搭鐵路。至於最環保的單車,在官僚眼中只作康樂用途。官僚和議員們均標榜鐵路的「優越性」,包括「環保」及方便快捷,可是鐵路運輸的所謂「環保」,僅限於看不見黑煙、掩耳盜鈴式的環保,若然設計的路線偏離市場需求,繁忙時間以外的時間使用率偏低,所費的能源比乘其他交通工具更高。
不能否認,從一個鐵路車站到另一個車站,的確相當快捷,也避免了不少路面擠塞所帶來的不便。但不是所有市民皆住在鐵路上蓋物業,住在遠離車站的居民,從居住地點走路到車站,隨時比鐵路車程耗時更久,如何能令這些居民感到鐵路是方便快捷的?從其住所到車站,以單車接駁是一個不錯的方法,但在官僚和議員眼中,鐵路和巴士才是交通工具,單車只被視為第三世界的交通工具。
即使說市區已經發展,難以開闢單車徑,但意外中的將軍澳是一個新市鎮,有政府保證的「完善規劃」,卻沒有將單車列作交通工具。肇事男童正正在調景嶺和將軍澳地鐵站中間發生意外。姑勿論該男童是否要在兩區中穿梭,但居民見到的是,單車受到嚴重歧視,「合法」地在馬路上騎單車,隨時會有生命危險。
使用哪種交通工具,是市民的自由,既然西貢區居民已經選擇了單車代步,一向支持市民「環保」及「多做運動」的政府,應該做的,是連接斷斷續續的單車徑,區內闊逾五米的行人路或汽車流量少的馬路,亦可考慮開闢單車徑,以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。
如果真的相信環保,應盡快視單車為交通工具,在新市鎮中開闢單車徑,不然,政府及議員一直忽視單車,而集中宣傳「鐵路優先政策」,只是個偽善偽環保的政治口號而已。
高明輝
Posted by Picasa

No comments: